新闻详情

蓝色工作服

“小苏呀!一会了能把你的工作服借我穿一下吗?我想穿着它照一张相”,拍摄的时候,他突然对我说道。“可以呀!我这就给你脱”我赶忙回答。

一次机会,我接到了一项特殊的接待任务,有几位曾经在矿山、酒钢工作过的退休老同志将要来矿山,重新看一下他们年轻时战斗过的地方。接到这项任务后,我不敢马虎,积极准备,在我看来,这是一次比平常任何一次都特殊的接待任务。

7月的铁山,早晚温差明显,一大早,我就乘车前往火车站。随着汽笛声的临近,在队伍尽头,我看到了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,晨曦的阳光中,显得那么明显。一阵寒暄后,我带他们来到了矿山招待所,详细询问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情况,但是,他们给我的表现却是意外,古稀之年的他们兴奋地像是一个个孩子。在我给他们做完安全告知,带他们前往“铁山精神”展览馆的路上,我和几位老同志之间的关系像是发生了一个改变,在他们给我介绍的过程中,我却只有点头的时间,静静地听他们说着。

来到“铁山精神”展览馆,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部漫长的世纪电影,在墙壁上的照片和文字介绍下,老同志指着照片中的内容,激动地给我说着。我安静地去做一名聆听的孩子,老同志的讲述使我更加了解了照片背后的故事,知道了每一个文字背后的辛酸,也更加丰富了我的讲解。在一上午的足迹中,我们走过了曾经他们建起来的矿区道路,在职工俱乐部门口驻足停留,在三岔口看他们兴奋地视频、留影,虽然我一路上都在不停的询问他们是否劳累,但是老实来讲,我一路上也没有追的上他们的脚步。午饭过程中,几位老人难掩内心的激动,看着饭菜不住的抹泪,嘴里反复地讲:他们那个时候哪有这样的饭菜,今天的矿山,真的大变样了。这样的机会下,我当然不想放弃,现在矿山年轻人普遍心浮气躁,我想求几位老人是否可以将“铁山精神”给我们矿山年轻人讲讲,几位老人当下答应,作为酒钢人,这也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。

下午的座谈会上,几位老同志分别发言,从自己的年轻讲到暮年,从矿山的荒凉贫瘠到如今的巨大发展,老同志说矿山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,成就是值得去称赞的。说到动情处,几位老同志再次留下了激动的泪水,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热爱的矿山、热爱的酒钢,离别30年后再次回来,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,了却了自己长久以来梦里的想念。老同志的讲话引起了在场青年的共鸣,作为矿山建设的后继者,参与座谈的青年从自身专业岗位出发,为老同志讲述了矿山的新设备、新工艺,老同志勉励大家要甘于寂寞,勤奋学习,把矿山、酒钢建设的越来越好。

会后的合影留念上,我正在调试手中的拍摄工具,其中一名老同志突然走过来对我说:“小苏,可不可以穿你的工作服照一张相,在我们那时候,还没有这么漂亮的酒钢工作服”。老同志的话使我心中一阵温暖,我放下相机,脱下自己的工作服,为他穿上,老人不住的抚摸着身上的衣服,系好每一粒扣子,相片上,留下了一张最美的笑脸。

在我今天落笔记录的时候,我的眼前还依稀浮现着那天老人穿上工作服的激动,蓝色的衣服,胸口的酒钢标志,当老人穿起工作服站着的时候,我感受到的是厚重的企业历史和不朽的精神支柱。诗人艾青在自己的诗中曾这样写道: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。那天下午的风和今天掠过人脸颊的风一样,温暖、舒服,但是那天的大山却显得格外动情,桦树沙沙的响着,北大河水鼓劲的和着,因为对大山而言,自己的孩子那天回家了。

会员登录
登录
我的资料
留言
回到顶部